我们的故事

初心

回溯至2008年,我们夫妻二人与两位年幼的孩子在上海生活。受到珍视家庭、贡献社会的双重价值观愿景的引领,我们开始寻找一份能让爱与责任生根发芽的长期事业。

山东烟台市的蓬莱区,是一片有著「水果篮」美誉的传统水果种植区域。频繁出差往来于烟台蓬莱的KC,渐渐对这片土地及其潜力產生了兴趣,开始了探索蓬莱风土的旅程,直到来到了一个名为丘山山谷的隐秘之地。这里,KC意外地发现一个不那么和谐的存在---丘山谷中散落了被开採后废弃的大小矿坑,如同大地的伤痕,让这片原本气候宜人的山谷,缺失了应有的绿野生机。

KC被眼前的斑驳景象触动了,这让他意识到,在发展產业的同时,如何修復和保护生太资源,让其重新焕发生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家人商量后,我们决定在坑洼不平的废弃矿坑上,开垦出一片绿色葡萄园。

创业之初,我们一家便形成了共识:一定要遵循再生农业的可持续理念,致力于提升土壤动力与促进生太平衡,让这片土地焕发新生。其次,通过葡萄园改造项目,为当地社区的农户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为年轻一代开辟富有意义的职业道路,从而缓解农村人口流失的困境。

基于上述的创业初心与愿景,我们为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赋予了一个寓意深远的名字---“仙岛酒庄”。 “仙岛”,代表这里是天、地、人和谐共生的理想仙境,也寄语我们出產的葡萄酒品质卓越,如同仙家佳酿,弥足珍贵。

开拓者之抉择(2008年至2010年代中期)

仙岛酒庄的初创阶段是专注耕耘葡萄园。经两年多的努力,酒庄成功获得了总面积近 500亩 (约33 公顷) 的宝贵土地,其中只有四成的可耕地,约 200亩 (约15公顷)。当时我们其实可以选择更高比例耕种面积的方案,但 KC 毅然人眼中“无用”的天然湿地湖和好几个花岗岩採石场的遗址,纳入仙岛版图。我们认为这恰恰是大自然“有益”的宝藏:受到纯净地下水滋养而形成的小池塘,为途径的候鸟提供了天然的栖息驿站,为调节当地的气候、孕育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可能。于是酒庄决定将其进行长期保育,选择不作填平开垦,宁可牺牲眼前的经济利益,也要保护当地自然生态。我们将湿地湖命名为“逸湖”,寓意这里的生物都能安逸闲适地栖身其中。

2011年至2012年间,仙岛酒庄率先在丘山谷种植了140亩(约9公顷)葡萄藤,包括世界市场认受度最高的欧亚品种:霞多丽(Chardonnay)、品丽珠(Cabernet Franc)、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美乐 (Merlot) 与小味儿多(Petit Verdot)。为確保葡萄园的日常运营与及时反应,KC组建起一支高效且专业的小型团队,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当地夏侯村的张文新先生,以其敬业与热忱,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员工1号”,至今仍是仙岛酒庄培植团队的重要一员。

在2010年初,我们全家搬回了生活。尽管香港与烟台相隔遥远,KC依然继续远程管理著葡萄园,並常在週末飞往烟台,確保仙岛酒庄的愿景得以不断推进。

在这段充满挑战的创业初期,有幸得到了来自上海邻居好友Dave Rogers先生的鼎力相助。Dave多次與KC同行前往烟台,慷慨地给予宝贵的建议与指导,更为重要的是,他向酒庄引荐了来自加拿大的葡萄栽培专才Kevin Ker先生。隨后Kevin成为了仙岛酒庄的首位葡萄栽培师,负责规划葡萄园的布局以及选择適合的葡萄品种等关键事务。Dave一直秉持与酒庄一致的生太葡萄园管理理念,直至他2015年离开上海;而Kevin则作为栽培师直至2018年任期圆满结束。

扩建者之妙思(2010年代中期至2018年)

历经数年的精心培育,葡萄园开始培植出了品质卓越的酿酒葡萄。消息传开,引来周边投资者到酒庄考察,並表示对我们葡萄的热切求购。面对这股强烈的市场需求,更加坚定仙岛酒庄的初心,我们不仅要将仙岛酒庄打造成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酒庄,而且要打造酿酒与旅游于一体的世外萄源。

梦想照进现实。我们构想是建造一个既能融入当地迷人风光,又彰显现代科学的建筑结构。于是聘请了香港知名的建筑公司Atelier C+,为仙岛酒庄量身打造酿存车间区,与具有款待功能的別墅区。建筑师集思广益,最终落实了符合仙岛酒庄基因和生太理念的设计方案。

是以扇形结构巧妙布局,別墅区朝向东方,拥有丘山湖全景的一线视野;而车间区域则朝向北方,俯瞰著壮丽的丘山谷风光。酒庄采用了创新的重力流设计,巧妙利用天然的坡地落差,为酿酒流程节省了泵管和运输的能耗,为葡萄实现了更温和的传送方式,最大限度保留葡萄的原汁原味。此举也为业內树立了可持续发展与优质葡萄酒生產的两全典范。
在这个阶段,KC专注于葡萄园运营、建筑施工和酒庄布局,而我(Rita)则负责别墅区的设计和内部装潢,并在管理层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意识到,仙岛酒庄不仅是我们一家人共聚天伦的私家花园,更可以为更多的亲友、爱好者提供全方位葡萄酒体验的生态乐园。

耕耘者之坚守(2018年至2023年)

经过7年的精心栽培,仙岛酒庄的葡萄藤日渐进入成熟期,符合仙岛酒庄对酿造高品质葡萄的严苛要求。在2018年末,仙岛酒庄团队迎来了新西兰知名首席酿酒师Allen Hedgman先生及本地资深酿酒师Bruce Yue先生的加入。两位专家潜心酿造,属于仙岛酒庄之首款年份酒——一款融四种葡萄混合之红葡萄酒,及一款霞多丽白葡萄酒。隨后,此二酒初试啼声,甫一问世,即夺世界级评论家之青睞,斩获无数地区及国际殊荣,从而確立仙岛酒庄 “风土为本,简约为美” 之酿酒风范。

十载磨剑,2019年标誌著成长与变革的时期,仙岛酒庄步入成长与转型之关键节点。伴隨首款年份酒之商业面世及別墅区落成,我正式掌舵仙岛酒庄CEO之职,全身心致力于经营管理。建庄十年,我们深耕蓬莱风土,针对当地健康种植的实践理论,矢志不渝,坚持以自家葡萄园之果实酿酒,对品质卓越绝不让步,此理念已深深根植于公司管理之中。

与此同时,新西兰葡萄栽培专才Jim Bowskill先生亦携手加入,与新任葡萄园经理Shawn Yu先生紧密联手。此番新血注入,仙岛酒庄团队愈发壮大,运营各环节亦得以更有效之监督与管控。

然而,世事难料!正当仙岛酒庄蓄势待发,准备于2020年初推出其首款年份酒之际,新冠疫情这场风暴突然袭来,中断了香港与內地之间的跨境通道。面对此番逆境,我当机立断,决定将销售与市场战略转向我的根脉之地——香港,并从她的朋友圈及业界精英中精挑细选,组建了一支销售铁军。我们在香港的团队上下齐心,一场场活动,一步步耕耘,凭藉大家的满腔热忱与坚定承诺,仙岛酒庄在香港的高端葡萄酒界逐渐声名鹊起。我们推出的创新且质素上乘的葡萄酒,如百分百品丽珠、风姿优雅的细樽桃红,以及独步一时的野生酵母发酵技术,无不令人眼前一亮。

2022年9月,歷经疫情所致之重延,仙岛酒庄临危不乱,精心策划了一场世界三地的视像仪式,宣告仙岛别墅正式启门迎客。分別来自山东烟台、香港及新西兰的与会者,见证了仙岛酒庄的又一里程碑。同年,葡萄园进一步发展,新增佳美娜(Carménère)同丹魄(Tempranillo)两葡萄品种,彰显仙岛酒庄日益得心应手之势。

筑梦者之乐土(2023年至今)

如今,我和KC常常在周末和节假日,亲自站在仙岛酒庄的大门前,热情洋溢地迎接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朋友和游客。作为最早在这片丘山山谷中扎根的酒庄主人之一,我们深感自豪,因为如今仙岛酒庄已与其他六家杰出的酒庄並肩而立,共同书写著这片 “蓬莱葡萄酒產区” 的美丽传奇。

我们对酒庄的每一分耕耘和对卓越的不懈追求,都化作了无数的奖项和消费者的认可,我们的酒跃上了高端餐厅的酒单,在內地、香港和澳门的米其林星级餐厅和五星级酒店的酒单中也占据了一席之地。每当看到这些,我的心中都充满了鼓舞和感激。

但仙岛酒庄並非只有酿酒这一项使命。我们还致力于为当地旅游业做出贡献,为葡萄酒爱好者打造一个完美的旅游乐土。这里有风景如画的管家式的住宿服务、令人垂涎的本地美食,以及各种让人放鬆的会议、娱乐设施。我梦想著将葡萄酒、美食、艺术、音乐与养生融合的世外萄源,为到访者留下难忘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体验。

我们一家始终坚守初心。在酒庄的运营中,积极实践环境可持续的理念,为当地的农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並为我们的团队成员创造了有意义的职业发展空间。通过我们新推出的沉浸式计画,为国际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经验,让他们在这片化腐朽为神奇的土地上收穫知识,並促进了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每一次的坚持和努力,都让我更加热爱这片土地和我的事业。我深信,仙岛酒庄将会是一个永远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地方,为每一位到来的朋友和我们的酒迷朋友带来关于爱与美的幸福体验。

一砖一石,于虚无间筑起酒庄的轮廓,
摸索步履,缓缓铺展,似愚钝却藏深邃。
然自然之灵,悄然赠予智慧与胆魄,
以初心爲引,满热情点燃梦想之烛。

筑梦之旅,沉醉于幸福的涟漪,
源自仙岛的憧憬,如诗如画。
那未竟之梦,仍在时光里轻舞,
醇酒的故事,向未来缓缓铺陈,绵延不息。

Rita 和 KC

訂閱我們的電子報